劳动部关于重申重、特大伤亡事故报告有关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22:07:37   浏览:977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部关于重申重、特大伤亡事故报告有关规定的通知

劳动部


劳动部关于重申重、特大伤亡事故报告有关规定的通知
1994年7月6日,劳动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局、总公司:
长期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密切配合,及时报告和认真查处了一些重、特大伤亡事故,促进了安全生产。但是,目前有个别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抓经济和发展生产时,忽视安全生产工作,以致重、特大伤亡事故屡屡发生,并且由于法制观念淡薄,有些重大责任事故没有得到严肃处理,有的隐瞒、拖延不报,有的草率处理了事,有的拒绝接受调查,成为积案。为了严肃法纪,进一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以利于事故的调查处理和保证安全生产,现就发生重、特大伤亡事故报告工作的有关规定重申如下:
一、在生产和交通运输过程中发生重、特大伤亡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必须立即报告当地劳动部门和主管部门。有关地区和部门,应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34号)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第75号)的有关规定,逐级上报至劳动部。特大事故可立即向国务院报告,同时抄报劳动部。
二、对重、特大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拒绝接受调查和提供有关情况与资料者,有关地区和部门应按照国家规定,给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者以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对触犯刑律者,绳之以法,并进行通报。
三、对重、特大伤亡事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情况和有待进一步调查的事项,要及时续报。
四、事故调查结束后,负责组织事故查处的地区和部门应向劳动部报送一套完整的调查处理材料,劳动部按权限对事故调查结果进行批复。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对日本海公海和北太平洋公海鱿鱼生产实行专项(特许)捕捞许可制度的通知(修正)

农业部


关于对日本海公海和北太平洋公海鱿鱼生产实行专项(特许)捕捞许可制度的通知(修正)

(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五日农业部发布,根据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农业部令第39号修订)

通知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水产(厅)局、各海区渔政局,各有关海洋渔业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农业部令第1号的规定,经研究决定,自1994年起,对日本海公海和北太平洋公海鱿鱼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控制赴日本海公海生产鱿鱼的渔船数量。自1994年起,凡赴日本公海生产鱿鱼的渔船,必须由所在公司向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申请表详见附表),经所在海区渔政局审核,报农业部批准,取得专项(特许)捕捞许可证方可进入生产。
二、该项许可证于每年年初集中一次审批发放。今年4月底为1994年专项(特许)捕捞许可证申请的截止日期。
三、申请该项作业许可证的渔船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持有有效的近海或外海捕捞许可证;
2.符合一类航区的技术设备标准;
3.具备钓捕鱿鱼的生产技术装备;
4.具有国际通讯能力的船舶报务员。
四、凡获得日本海公海鱿鱼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应承担北太平洋公海鱿鱼的探捕任务,抽出一定数量的渔船参加统一组织的探捕船队。
五、进入日本海公海生产和北太平洋公海探捕鱿鱼的渔船,应严格遵守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遵守我国政府与有关国家签订的渔业协定和国家的其他有关规定,防止发生涉外事件和安全事故。发生涉外事件,应按照外交部、农业部的有关规定,及时将详细情况报告各有关主管部门。
六、作业期间,生产船和探捕船每天应定时向所属海区渔政局报告当天中午12时的船位和动态情况。
七、海区渔政局应切实做好海上监督管理工作。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渔政、渔监部门负责港口、码头的管理。
八、严禁无证渔船擅自进入日本海和北太平洋公海生产鱿鱼。被查获的无证作业渔船按照《渔业法》第三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处罚。
附:毗邻海域专项(特许)捕捞许可证申请表
----------------------------------------------------------------------------------
| 单位名称 | | 邮 编 | |
|------------|--------------------------|------------|----------------------|
| 地 址 | | 电 话 | |
|------------|--------------------------|------------|----------------------|
| 船 名 号| | 船长姓名 | |
|------------|--------------------------|------------|----------------------|
| | | 生产海域 | |
| 船 籍 港| | | |
| | |和捕捞品种 | |
|------------|--------------------------|------------|----------------------|
|主机额定功率| |千瓦(马力)| |
|------------|--------------------------|------------|----------------------|
| 总 吨 位| | 核定人数 | |
|------------------------------------------------------------------------------|
|省级主管部门意见: |
| |
| |
| |
| (盖 章) |
| 年 月 日 |
|------------------------------------------------------------------------------|
|海区渔政局意见: |
| |
| |
| |
| (盖 章) |
| 年 月 日 |
|------------------------------------------------------------------------------|
|农业部审批意见: |
| |
| |
| |
|许可证编号(19 ) 专 字第 号 |
| |
| (盖 章) |
| 年 月 日 |
|------------------------------------------------------------------------------|
| |
|备注:第一联留农业部备案 |
| 第二联留海区渔政局备案 |
| 第三联留省渔业主管部门备案 |
| 第四联留生产单位 |
| |
----------------------------------------------------------------------------------
农业部渔业局制


宝鸡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

陕西省宝鸡市人民政府


宝鸡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
第36号
宝鸡市人民政府令第36号
《宝鸡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已经二00三年七月七日市政府第九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姚引良
二00三年七月三十日

宝鸡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保障残疾人劳动权利,促进残疾人就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陕西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85号》等有关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主管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各级残疾人联合会负责实施,劳动保隘、人事、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统计等行政部门予以指导和配合。
市、县(区)人民政府残疾人联合会所属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具体业务。
第三条 有本市常住户口、且符合法定劳动年龄、有一定劳动能力、本人有就业要求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无业残疾人,为本办法按比例安排就业的对象。
已安排就业的残疾人,以及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不属于本办法按比例安排就业的对象。
精神残疾和重度智力残疾人不作为按比例安排就业的对象。
第四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含外商独资、合资、合作企业、私营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统称各单)应按本单位在职职工人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福利性企业事业单位除外。
安排一名盲人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按安排两名残疾人计算。
第五条 各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由各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推荐,也可以自行向社会招聘。
第六条 各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应根据其残疾程度,安排适宜的工种和岗位。残疾人就业应参加和接受职业培训,签订劳动合同,实行同工同酬,并按国家规定办理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
第七条 各单位应于每年3月31日前,将本单位上年度《宝鸡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手册》报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
第八条 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单位,按差额人数每年以所在地(县、区)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计算,向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保障金的缴纳数额由县以上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核定。
第九条 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交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照现行税收管理体制由地税部门代收,市和县(区)财政拨款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同级财政部门代收,其他用人单位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征收。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应设立全市统一帐户,按上级要求进行管理。具体办法由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制定。
第十条 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应当使用陕西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专用票据。
第十一条 企业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从管理费中列支,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从单位经费或者收支结余中列支。
第十二条 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因经费困难,企业因政策性亏损等原因,确需缓缴或减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由单位提出申请,经同级财政部门会同残疾人联合会审批后,可以缓缴或减缴。
涉及招商引资的新办企业,确需缓缴或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由单位提出申请,经同级招商部门签署意见,报同级财政部门会同残疾人联合会审批后,三年内可以缓缴或减免。
第十三条 无正当理由逾期不缴纳或者不足额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对逾期缴纳的部分按日加收千分之5滞纳金。
无正当理由拒绝安排残疾人就业又拒绝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按《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困残疾人保障法>办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应纳入行政执法和劳动监察范围,依法保障残疾人劳动就业的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专项用于下列开支:
(一)补贴残疾人职业培训费用;
(二)奖励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及为安排残疾人就业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
(三)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个体经营;
(四)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适当补助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经费开支和直接用于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其他开支。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任何部门不得平调或挪作他用,其收支情况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具体办法由市财政局制定。
第十六条 鼓励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多安排残疾人就业。对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残疾人联合会审核,报同级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批准后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七条 本办法实施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宝鸡市残疾人联合会负责解释。
第十八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6年2月27日市政府关于印发《宝鸡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细则》的通知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