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泉解读《工伤保险条例》修订部分/孙斌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0:35:03   浏览:903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兰泉解读《工伤保险条例》修订部分

孙斌


  新的工伤保险条例将于2011年1月1日实施,修订后的条例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有一定的修改,而与《社会保险法》涉及的工伤保险内容基本相同。该条例应当规定的相关程序在修订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待下次修订时进一步完善或者制订专门文件对工伤保险的相关程序进行规范、细化。新条例与旧条例相比有以下修改补充:
  一、扩大了用人单位、职工的范围
  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用人单位范围仅包括各类企业或者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而新的工伤保险条例将用人单位的范围扩大,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纳入用人单位的范围。上述用人单位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纳入职工的范围。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同《社会保险法》规定一样,不受《工伤保险条例》调整。

  二、将上下班途中受交通事故侵害的责任细化,扩大交通工具的范畴
  新条例保留了上下班途中受交通事故侵害认定为工伤的内容,但与旧条例相比将责任细化。具体表现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如员工负主要责任将不认定为工伤,而无责任或者负同等责任将认定为工伤。
该规定的实施将使受交通事故侵害员工为了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将不得不在工伤认定之前就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
  新条例将交通工具的认定范围扩大,包括机动车、轻轨、地铁、客运轮渡、火车等。

  三、故意犯罪、吸毒不认定为工伤
  旧条例公司司机如犯有交通肇事罪将不认定为工伤,新条例由于强调犯罪主体的主观意识,将故意犯罪不纳入工伤范畴,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将认定为工伤。
  吸毒行为造成的伤害同《社会保险法》规定一样不纳入工伤范畴。
  与《社会保险法》不同的是,新条例没有规定不认定为工伤情形的第四项,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由于旧条例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争议较大,劳动行政纠纷较多,新条例对其进行了删除。

  四、工伤认定时间缩短,工伤认定时效规定了中止情形
  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由原有的60天内改为应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在工伤认定中如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仲裁、诉讼,有关部门对工伤事故的调查报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是否构成故意犯罪的刑事判决等),工伤认定时效应当中止,待上述结论明确后恢复工伤认定时间的计算。

  五、明确了再次鉴定、复查鉴定的时间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工伤伤残等级的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时间与初次鉴定时间相同,而旧条例由于没有规定具体时间鉴定结论往往出现滞后的状况。

  六、对工伤认定不服提起行政复议(诉讼)期间工伤治疗费用的处理
  无论用人单位是否参加了工伤保险,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

  七、用人单位承担的哪些费用改由工伤保险机构承担
新条例将原由用人单位承担的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改由工伤保险机构承担。

  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赔偿标准进行了调整提高
工伤一至四级人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提高了3个月的本人工资,工伤五至六级人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提高了2个月的本人工资.,工伤七至十级人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提高了1个月的本人工资。

  九、一次性伤亡补助金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确认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规定,从2011年1月1日起,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按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发放给工亡职工近亲属。同时,依法确保工亡职工一次性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发放。新条例明确了上述内容,以2009年数据计算一次性伤亡补助金约为34万元。
  希望该规定向双倍工资促成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一样,促使用人单位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受各社会保险统筹地区支付能力的影响,除个别省市外非全日制用工以及存在双重劳动关系员工(泛指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等)应单独缴纳的工伤保险到目前为止根本无法缴纳。希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借新条例实施促成各地社会保险机构开通单独缴纳工伤保险业务,让用人单位依法为上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

  十、工伤一至四级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条件
  旧条例对一至四级工伤人员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而新条例对此进行了调整,由于工伤一至四级人员在确定工伤伤残等级后不再缴纳养老保险,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因此工伤一至四级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才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十一、事业单位工伤五至六级人员本人提出解除聘用合同后如何享受工伤待遇
  新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项规定了事业单位七至十级工伤人员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本人提出解除聘用合同,可以享受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但在第三十六条第二款中没有规定事业单位五至六级工伤人员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本人提出解除聘用合同,可以享受一次性的医疗补助金、就业补助金。这一情况如何处理有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做出补充规定。

  十二、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工伤人员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条件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惠州市直机关工作人员高额医疗费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

广东省惠州市人民政府


市府直属有关单位:
  《惠州市直机关工作人员高额医疗费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惠州市直机关工作人员高额医疗费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根据国家、省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市长办公会议纪要(惠府纪〔2003〕12号)的有关精神,设立市直机关工作人员高额医疗费用专项资金,解决市直机关工作人员因患重病住院发生的基本医疗范围之外的高额医疗费用问题。为加强和规范市直机关工作人员高额医疗费用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直机关工作人员高额医疗费用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支出和管理。
  本办法所称市直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原公费医疗由市公医办实行发证管理单位(具体单位见附表)的工作人员。
  本办法实施后,因机构改革等原因需纳入本范围的单位,由市财政局商市劳动保障局、人事局后报市政府批准。
  第三条 市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市直机关工作人员高额医疗费用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局拨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的支出专户。
  第四条 专项资金适用病症为:恶性肿瘤,重症心、脑血管疾病,肾肝胆疾病或其它急慢性疑难罕见疾病等重病。市直机关工作人员因患上述疾病住院治疗的医疗费用,在享受了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待遇后,当年个人负担在1.5万元以上(含起付标准、个人自付比例)的,超出1.5万元的部分(以下简称高额医疗费用)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实行特殊审批报销。
  第五条 市直机关工作人员高额医疗费用经批准后,由专项资金支付90%,个人支付10%。
  第六条 市直机关工作人员因患本办法第四条所列重病住院,经诊治,需做器官移植或转异地住院进行单项费用高的治疗项目的,由定点医院(限市中心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提出意见,医务科审核批准。承办医院应在审核批准后的10日内报市社保基金管理局备案,未按规定时间报备的,在年终考评中按规定处理。未经审核批准的器官移植及转异地治疗产生的高额医疗费用,不能从专项资金中报销,全部由个人支付。
  第七条 高额医疗费用先垫后报。市直机关工作人员当年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由其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备齐有效票据,于当年12月31日前报市社保基金管理局。
  第八条 每年3月份,由市社保基金管理局负责对上年度市直机关工作人员高额医疗费用进行汇总,经市劳动保障局和市财政局共同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
  第九条 市直机关工作人员高额医疗费用经市政府审批同意后,由市社保基金管理局从专项资金中将报销金额拨付患者所在单位,由单位支付给工作人员本人。
  第十条 本办法从发文之日起执行。

附件:适用惠州市高额医疗费用专项资金单位

附件:

适用惠州市高额医疗费用专项资金单位
市委办
市人大
市府办
市政协
市纪委监察局
市委组织部
市委宣传部
市政法委
市委统战部
市直属工委
各民主党派
市检察院
市中级法院
市委政研室
市总工会
市委党校
共青团惠州市委
市老干局
市侨联
市文联
市党史办
市台办
市妇联
市社科联
市发展计划局
市人事局
市林业局
市经贸局
市海洋渔业局
市教育局
市旅游局
市劳教所
市科技局
市法制局
市安全局
市公安局
市外事侨务局
市国税局
市口岸局
市民政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规划建设局
市劳动保障局
市物价局
市档案局
市水利局
市司法局
市质监局
市广播电视局
市财政局
市药监局
地方税务局
市工商局
市府接待处
市社保基金局
市供销社
市交通局
市残联
市信息产业局
市仲裁委
市农业局
市科协
市外经贸局
市贸促会
市文化局
市移民办
市卫生局
市人防办
市计生局
市打私办
市审计局
市爱卫办
市环保局
市老龄办
市工商联
市体育局
市城管办
市统计局
市流渔办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市卫生监督所
市讲师团
市社调队
市政府小车队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的通知

发改价格[2009]249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

根据《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药品政府定价办法》等有关规定,我委制定了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现予公布,请遵照执行。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附表所列药品价格为按通用名称制定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社会零售药店及其他药品生产经营单位经营基本药物,其销售价格不得超过附表所列价格。
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各省(区、市)价格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权限制定公布的价格,凡标注特定企业生产供应,以及“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药物”中标注“软袋双阀、软袋双阀双层无菌包装、塑料安瓿”的药品和滴眼剂中标注“含玻璃酸钠”的药品,在我委重新调整价格前,暂按原定价格执行;作为基本药物,其零售价格不得超过附表中同剂型规格品的价格。
三、附表未列的同种药品其他剂型或规格品(剂型仅指国家基本药物规定的剂型),暂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按照药品差比价规则制定公布零售指导价格。附表按最小计量单位公布零售价格的药品,同剂型其他包装数量规格品,按公布的最小计量单位价格乘以实际包装数量计算价格。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制定第一批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用药定点生产的处方药品最高零售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2877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制定第一批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用药定点生产的非处方药品最高零售价格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08]1560号)中有关药品,凡与本通知附表所列药品属同品种的,按本通知规定价格执行。
五、附表标注执行临时价格的药品,零售指导价格有效期为一年;有效期结束后,我委将重新核定价格。
六、各地根据《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增补的药品,属国家发展改革委定价范围的,暂按国家现行规定零售指导价格执行;属于地方定价或市场调节价范围的,由各省(区、市)价格主管部门制定零售指导价格。
七、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国家基本药物市场购销价格的监测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我委将根据成本及市场价格变化情况适时调整零售指导价格;要加强对国家基本药物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药品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通知规定的价格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
本通知附表所列价格自2009年10月22日起执行。

附表:一、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表(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二、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表(中成药部分)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附件下载:

一、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表(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http://www.sdpc.gov.cn/zcfb/zcfbtz/2009tz/W020091002382740478857.pdf

二、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表(中成药部分)
http://www.sdpc.gov.cn/zcfb/zcfbtz/2009tz/W020091002382740714816.pdf